“我只是把他们当成自家人!”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最近,奉贤区奉城镇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陶花医生收到了一封感谢信。
这封手写的感谢信语言朴素,却透露着真挚的谢意,字里行间饱含真情,感激陶花医生为民服务的高尚医德,十分质朴感人。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背后的故事吧!
老人高烧不退看病难 陶花帮忙联系解决
82岁的方老伯是奉贤区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居民。老人半身瘫痪,还患有高血压。1月份,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后,出现了双肺感染、伴有胸腔积液。家属第一时间给家庭医生陶花打了电话,陶医生认为要去上级医院做相应检查,可是120资源紧缺,陶医生随即以家庭医生的名义帮忙拨打了120紧急送往奉贤区中心医院进行救治,作为方老伯的家庭医生,陶医生对老人的身体情况了然于心。
在微信的这边,她随时关注着老人病情,同时跟家属有商有量。“她就像我们自己家人一样,我爸爸有点小毛小病,我总是第一时间联系陶医生,问她该怎么办,要不要送医院。有她在,我们全家很安心的。”方老伯的儿子说。
陶医生还帮方老伯申请了家庭医生绿色通道优先看诊,老人的病情需要住院治疗,但是当时中心医院床位紧张,陶医生让他们配了药到社区住院,住院期间,老人高烧反复,而有的药是社区医院没有的,陶医生便咨询上级医院,帮忙配药……一个多星期后,方老伯康复出院。
谁知康复出院后没多久,方老伯又觉得心脏不舒服,陶花在随访时探知到患者不适症状后,第一时间联系到家属详细了解患者用药、服药等情况,陶花知道心脏问题不能忽视,随即让家属带老人来医院做检查,经检查诊断为冠心病,陶花结合病情指征变化,进一步指导服药用药量,一段时间后方老伯的病情终于逐渐好转。
左一为陶花
老人的健康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方老伯全家都很感谢陶花医生的尽心尽责全情付出,因此,方老伯的女儿又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陶医生。
“分内事”有点多 做好它们不容易
无独有偶,陶花医生并不是头一次收到这样的感谢信和锦旗。而陶花却说:“不用谢,我只是把他们当成自家人!”
陶花正在为患者鼻饲插管
2月,在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科住院的李老伯病情加重,李老伯本身患有冠心病、脑梗死,卧床无法行动。这段时间病情开始加重,几乎不能进食,补液后仍未见有好转。床位医生陶花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经过慎重考量后予以患者鼻饲插管,补营养液,对症治疗。
经过及时诊治及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现已拔除鼻饲管,能自主进食,面色也较之前红润,家属表示非常感谢,也送来了一面锦旗。
她的签约患者都喜欢到社区卫生站“逛逛”,检查身体、配药、测血压等等,三天两头地去,和卫生站的医护人员混得很熟,像邻居一样。有好几次,陶花已下班了,可患者突然发来紧急求助微信,说家里的药快没了,陶花便立马赶到老人家里,拿着医保卡去送药,划卡结算后再送卡回去。看着这个三天两头往自己家跑的家庭医生,那些老年的患者对生活也更有信心。
作为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陶花共管理着两千多名签约居民,像方老伯和李老伯这样的类似情况,并不少见。但是今年51岁的陶花工作已有31年,当家庭医生已有十多年,她说,这个工作不仅要有好的医术,更要有良好的耐心和爱心。同时在工作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相对年轻一点的居民,现已加了微信群,有什么问题,陶花都会在群内及时回复。对年老一点的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患者,陶花制作了家医小卡片,患者以及家属随时可以给她打电话咨询。
打开陶花的手机,各种聊天对话基本都来自居民:有问如何用药的,有问如何保健的,各类咨询满满当当,她都一一细致解答,不限时在线的健康服务,让大伙对她如家人邻里般亲近与依赖。
得知自己受到表扬,陶花还有点不好意思,“这是分内的事。”她认为家庭医生不光要会治病,还要当居民的贴心朋友,能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幸福。
小编手记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即不简单;家庭医生陶花先后收到患者的锦旗和感谢信,这背后的温暖故事值得弘扬。平凡的岗位,陶花用优秀的职业素养生动诠释了一名家庭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转自:上海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