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财经网,✅Shanghai经济网,Shanghai财经频道,上海商业新闻网,上海本地新闻媒体✅

您好,欢迎访问Shanghai上海财经新闻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中国市长访谈录丨对话江苏南通市长:制造业是南通的根,根深才会叶茂

2023-03-09 09:56来源:未知 频道:上海新闻 阅读: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财经动态,传播大沪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news.shanghaima.com/上海财经网欢迎您!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访谈摘要】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新明:

►大势已至南通来,南通已经进入新一轮黄金机遇期,站上跨越发展的绝佳“风口”。

►制造业就是南通的根,根深才会叶茂。

►南通靠制造业起家,更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

►当下的南通是一座机遇之城、希望之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

►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构建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人才安居体系,让各类人才在南通“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南通,地处江苏东南部,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东临黄海、南依长江。

回溯历史,百年前,状元实业家、中国轻纺工业早期开拓者张謇在家乡按下民族工业的启动键,开创了庞大的产业体系、教育体系及文化体系,兴办社会事业,将南通从闭塞偏僻小城打造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百年后,南通由轻纺之都向制造业基地转型,形成了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业兴邦”已成为这个城市刻在骨子里的DNA。

2020年,南通成为江苏省第四个“万亿之城”俱乐部成员,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万亿元、增长2.1%,五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100亿元,营商环境“66条”落地见效……

从依靠纺织起家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到如今的“万亿之城”,制造业何以成为南通的底色;营造营商环境,站在更大格局推动协调发展,南通又将如何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带着这些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新明进行了专访。

【对话吴新明】

南通进入新一轮“黄金机遇期”

澎湃新闻:南通通江达海、紧邻上海,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吸引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请您介绍一下南通最新的发展情况。

吴新明:当前的南通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战略机遇交汇叠加。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中,南通的确是一座具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战略要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战略在这里交汇叠加,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南通是上海“1+8”大都市圈中唯一的长三角北翼城市,在江苏省“1+3”功能区战略中,南通是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区域。

二是“好通”优势愈发凸显。2022年,历史性实现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等四条过江通道同年开工,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苏通二通道也有望在近一两年内开工建设,国家规划明确的“八龙过江”格局加快成型,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海陆空、江海河、公铁水”大交通格局加快构建。

三是发展冲劲强韧性足。近三年省级重大项目数稳居江苏前三,年均新增制造业投资近2000亿元,月均新增上市公司1家,日均新增市场主体约400家。2022年,虽受多轮疫情冲击,但南通经济韧性不减,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4万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23位,所辖7个县(市、区)GDP均超1300亿元。

可以说,大势已至南通来,南通已经进入新一轮黄金机遇期,站上跨越发展的绝佳“风口”。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南通应该而且必将大有作为。

狼山

澎湃新闻:刚才您特别提到了“黄金机遇期”,那么南通将如何抓住机遇、转化机遇?

吴新明:未来五年是我市抓机遇、抢“风口”的关键期,我们将以强烈的紧迫感抢占先机、放大优势、寻求突破,努力让黄金机遇发挥最大效应。主要是用好三大优势:

首先是放大战略优势求突破。积极推动国家、区域和全省战略在南通落地转化、释放红利,全力争取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重特大项目落地、重大改革试点、跨区域协同协作等取得新成果。其次是放大“好通”优势求突破。积极争取战略性重大工程快开工、快建设、快投用,与苏州、无锡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最后是放大资源优势求突破。利用长三角不可多得的港口和土地资源,积极争取一批重特大项目落户,全力打造沿海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

发挥重要支点作用,跨江融合、承南启北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南通提出要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全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地区,南通该如何明确自身的城市定位、推动跨江融合发展?

吴新明:南通作为全国少有的滨江临海城市,上海“1+8”大都市圈唯一的长三角北翼城市,肩负着沿江向西、沿海向北传导上海和苏南辐射的重任,对促进长三角南北两翼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一座重要支点城市。我们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更好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合力打造长江口战略协同区、沿海战略协同区。

南通坚持以交通互联互通为先导。加密过江通道,推进国家战略性工程建设,打造江苏开放新门户,支撑江苏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其次坚持以产业创新协作为重点。构建“上海研发、南通孵化”“上海制造、南通配套”品牌,高水平建设沪通科技创新共同体,提升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苏通跨江融合,积极探索载体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等合作机制,加快尽快形成更多突破性进展。

此外,南通坚持以公共服务共享为保障。推进与上海、苏南公共服务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强共建共享,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跨江融合成果。

四条过江通道开工

打造“制造业强市”名片,制造业“根深才会叶茂”

澎湃新闻: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南通依靠什么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吴新明:制造业就是南通的根,根深才会叶茂。当年,“爱国企业家典范”张謇先生践行实业救国,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南通靠制造业起家,更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我们将坚持产业兴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主要是做到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拓增量。把招商引资作为永恒主题,以跨江融合、总部经济、外资项目为主攻方向,既抓“顶天立地”的旗舰型项目,又抓“铺天盖地”的科技型项目和人才项目。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提质量。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积极做优沿江科创带,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加快集聚高端人才。

三是强化壮群强链优结构。深入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聚焦重点制造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全力擦亮“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

澎湃新闻:制造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南通提出要打造“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那么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具体有哪些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下一步部署是怎样的?

吴新明:南通始终把良好的营商环境视作生产力、竞争力,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出台营商环境“66条”,其中21条为全国全省首创举措;建立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制度,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既收获了广大企业的“点赞”好评,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去年南通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和新设项目占比超过35%;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提振信心、保链稳产,在全省率先出台“稳增长50条”“纾困8条”“金融10条”等纾困政策,去年累计办理留抵退税295亿元、数额全省第三。得益于好生态涵养、好环境保障,去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2.7万家,新增“四上单位”2900家、全省第二,外资到账3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今年,我们将巩固拓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成果,尽快推出营商环境“新66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加力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深入开展企业走访,把企业的烦心事当成政府的操心事,做到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大力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中央商务区

澎湃新闻: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永续活力的“主力军”。南通在引来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有哪些务实举措,未来如何更好地让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互相成就?

吴新明:人才是第一资源,每一座奋进的城市都离不开一群奋斗的人。当下的南通是一座机遇之城、希望之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

近年来,南通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组建人才发展集团,出台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政策,建立从大专到博士直至高层次人才的全覆盖综合补贴体系,构建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人才安居体系,让各类人才在南通“如鱼得水、如鸟归林”。2022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5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13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52万人,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过去大家戏称的“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现象实现了根本性扭转。

今后,我们将全方位引育留用人才,深入实施江海英才计划,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精心办好“江海英才创业周”系列活动,积极引导通籍在外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强化科技领军人才“双招双引”,让更多“千里马”在江海大地竞相奔腾。

本文地址: http://caijing.shanghaima.com/shanghai/28307.html
严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上海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上海财经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上海财经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3455677927@qq.com)删除!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新闻网|上海财经网电子版官网|上海财经网电子版阅读|上海财经大学网站|上海财经媒体|上海财政局网站|上海报业集团|上海财经网专栏|上海财经网东方财经|投诉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网有哪些内容|上海财经网在哪里看|上海财经网地址|上海财经网新版上线|上海财经网新浪博客|上海财经网新闻频道|上海财经杂志|上海财经网APP|上海财经网记者新闻采访|

上一篇:司改何为|孙佑海:环境司法如何改革创新

下一篇: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发生4.5级地震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Shanghai财经网,✅Shanghai经济网,Shanghai财经频道,上海商业新闻网,上海本地新闻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