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居”养老在松江涉农地区多点开花 “幸福老人村”模式从1.0迈向3.0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做做手工、听听沪剧、拉拉家常,每天9点不到,位于泖港镇的黄桥“幸福老人村”就已热闹无比,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有人陪伴、有家终老、不愁吃穿。”今年65岁的村民钱慧芳曾用这样12个字总结着自己对晚年生活的期待,如今期待变成了现实,平时她是“幸福老人村”的“常客”,周末则安心为回家的孩子做上几顿可口饭菜,日子美好又充实。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因“幸福老人村”而获益,作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包含多种养老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综合体,“幸福老人村”创新的“不离家、不离土、不离乡、不离亲”养老模式在松江各涉农地区多点开花,一条深受农村老人欢迎的“原居”养老之路正在松江慢慢形成。
“原居”养老初探索 “幸福老人村”诞生
“幸福老人村”缘何兴起?沿着黄浦江来到叶榭镇堰泾村,这里便是松江区“幸福老人村”模式的发源地。把时间拉回到2015年,彼时,因为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入城镇,叶榭镇出现了大量留守老人,农村养老服务需求日趋明显。
土生土长的叶榭村民蒋秋艳迫切想要为当地老人们寻找到安度晚年的方式,“农村老人比较传统,而且收入不高,对他们来说,只有在自己家生活才能算是养老”,有感于农村老人的生活习惯,蒋秋艳萌生了“养老不离乡”的想法,和几位热心公益的伙伴共同出资,盘活村里闲置农宅进行适老化改造。2016年,松江第一个“农村互助养老社区”的民非组织——“幸福老人村”正式诞生。
“我们把租下来的农宅打造成为多个功能性空间,包括长者照护之家、老年活动室、多功能会客厅等,老人的吃住玩乐基本都能实现。”蒋秋艳告诉记者,这里既能像专业养老机构一样提供服务,又能满足老年人“念旧”的心理。
今年80岁的村民刘老伯是“幸福老人村”的第一批住养老人,“住到现在已经快6年了,每天吃得好,睡得好,村里人彼此都熟悉,周围环境也好,还有人陪,对我来说,可以了”。宛如一个小小的“熟人社会”,村里的“小老人”一同侍弄着瓜果蔬菜,闲时集合搞搞活动,学学新手艺,或是自告奋勇成为当地的“护理员”,融洽的氛围也感染着“老老人”们,他们的晚年生活也是一片和乐。
“2.0版”再升级 探索农村“医养结合”
养老产业的顺利发展,不仅需要新颖的模式,及时的资金补充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在资金来源上,叶榭的“幸福老人村”采取“四个一点”,即出资人投一点、政府补一点、老人出一点、社会资助一点。其中,三位合伙人投资450万元,松江区政府按照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予以补贴218.2万元,入住老人按照基本养老机构服务标准支付床位费和护理费,社会各方包括市老年基金会松江区代表处、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分会都予以支持,从而确保该项目有序平稳运行。
然而,这样的模式也引发了不少疑问:仅靠“四个一点”的资金资助就足够了吗?租赁的农村闲置屋宅是否能够长期租用?如果没有带头人,谁能建出第二个“幸福老人村”……松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就曾坦言,叶榭镇的“幸福老人村”模式属于农村养老的“1.0版本”,许多事宜的推进都需经过“一事一议”讨论通过,但这样的形式并不具备复制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区民政局通过经验总结、政策扶持,让“幸福老人村”的品牌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打响,2021年,属于泖港镇黄桥村的“原居”养老“2.0版本”正式上线。
白墙黛瓦的院落,江南水乡的风貌,提起现在的黄桥“幸福老人村”,钱慧芳连连点头,“景色好看,住着舒服,我们农村真的完全不一样了”,不仅环境有了大变样,看似寻常的房屋实际上是为老服务的不同功能区,“除了丰富的活动,我们可以在这里运动运动、测量血压、看看小毛小病”。钱慧芳认为,现在的村里不但好玩,而且安心。
记者从泖港镇获悉,“2.0版本”的“幸福老人村”有了更高的可复制性,以公建民营为主要运营方式,政府出资并邀请第三方专业社会机构加入,进一步解决资金问题。在位置上,黄桥“幸福老人村”紧邻宅基地平移后的居民生活区,土地也是通过宅基地平移,集约利用归并出来的。在功能上,不但集合了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互助型养老、介护型养老三大方面,其中的互联网医院更是一大重要特点,即可利用运营方的互联网医院系统,对接上海市级医疗专家,进行远程诊疗,助力搭建农村“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3.0版” 打造为老服务综合体
“2.0版本”的“幸福老人村”为农村养老实现了质的飞跃,但依然不算完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对于运营主体而言,在农村地区经营一处拥有专业服务的养老机构,背后的困难并不少。
“最主要的就是收支问题。”黄桥“幸福老人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目前我们每位住养老人平均每月支付3000元左右,但我们的护理人员人头费每月就要近6000元。”这些护理人员均为拥有专业技能的在职人员,加上“幸福老人村”里岗位类别多,即便算上政府补贴,也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该负责人透露,考虑到农村老人的收入并不高,无法通过提高养老服务价格的方式去弥补亏损,因此提高入住率是最有效的方式。根据预测,只有当老人的入住率达到70%,才勉强达到收支平衡,目前黄桥“幸福老人村”的入住率为49%。此外,老年人的需求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现有的硬件设备以及丰富活动是否可以满足全部老人的需求,答案仍未知。
对此,区民政局表示,从叶榭“幸福老人村”的“1.0版本”,到黄桥“幸福老人村”的“2.0版本”,松江的“幸福老人村”品牌已经逐步打响,目前正积极探索“幸福老人村”的“3.0版本”。在针对农村老人的服务上,继续通过“志愿服务+专业服务”的方式,提升农村养老水平。引入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在浦南四镇开展更多接地气的为老服务项目,解决农村老人实际困难,力求进一步完善为老服务功能,打造出具有松江特色的为老服务综合体。
附件:
上一篇: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迎接创校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