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研究】马瑞青:在欣赏中见到你自己 连载(二)差异(上)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让我们从一个审美之梦开始:美术作品诞生了,对它的欣赏也因之而来。人们看待美术作品的眼光是审美的,在欣赏活动当中,在美术家提供的情境引导之下,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这可称为知音者的欣赏,多么美妙的梦境!
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史中,对知音的渴求与赞美的记录比比皆是,最为著称的当推伯牙子期的知音佳话。但是,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所载“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现实的美术欣赏中,这种情况并不总能发生。相反,我们倒是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同样的美术作品,经过每个人欣赏的眼光看到的是千差万别的理解结果,并因之产生了彼此迥异的情感。
在艺术欣赏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对于欣赏的差异现象有过论述,最常见的观点认为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各执一隅之解”之故:面对某一作品进行欣赏、观照,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形成不同的理解,继之根据自己的理解产生不同感受、情感效果。这种差异遍及美术作品的各个门类、各种风格,从最写实的作品欣赏到对现代观念艺术、波普艺术等领域,差异虽程度不同,但它的存在是勿庸置疑的。
将美术作品作为一个欣赏客体,人们的认识随着角度的不同而几经变化。在传统的美术欣赏中,作品是第一性的:抓住创作者原意是欣赏的第一原则,还原作者意图的程度也就成了欣赏‘水平高低’的标尺,欣赏的不同效果也就有了明确的‘客观’标准。这在理论上似乎顺理成章——美术作品作为社会劳动的产品,有其存在的价值,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主观上试图传达或客观上传达了一定信息,美术欣赏亦应以此作为一个基本价值取向。但实际欣赏活动中这种还原的效果如何就颇可置疑:在欣赏者理解与作者原意两点形成直线间的路途,欣赏者可以走多远还是未知的同时,另一个顾虑便立刻出现了:作为一个欣赏个体,难免陷入一管之见,如此欣赏者的理解就会变成射线,不但永远达不到预定的点,且会越走越远。
在这一点上,从画家何多苓与一位评论者的通信当中我们可获得更有力的实证。他在《关于<春风已经苏醒>的通信》中谈到评论者对自己油画作品《春风已经苏醒》的理解时说:
何多苓 《春风已经苏醒》
“至于说到“深刻的内涵”,说实话,我一直担心评论者在这方面将冒的风险。……曾经有位农民看了我的画,评论说:“一条牛,一只狗,一个放牛娃。”我知道他说的很对。因此,对于你从我的画引申出来的文学和哲学的道理,我将感谢你的好意,但不敢相信我果真说出了那些;我倾听和领会你的真诚的感受,但那不是对我的画而发的,而是对生活的感受。或许,我的画触发了你这些感受,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