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水手”带货“北上” 情景再现云间漕运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上师大附外小在项目化学习中探寻松江漕运的前世今生
“松江的大米香又香,松江的棉布真漂亮,松江的鲈鱼鲜又鲜,松江的人儿真善良……”此起彼伏的海浪声与船工号子声中,一群“小水手”摇起了桨,还用松江话唱起了自编自演的《漕运船歌》,他们将松江特产通过漕运“运抵”京城。这是上师大附外小《松江漕运为什么这么发达?》项目化学习文艺汇演上的一幕。该项目在2022年松江区“项目化学习”优秀案例征集中荣获特等奖。
情景剧演绎探寻真实历史
查找京杭大运河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松江地理位置;搜集松江漕运发展的历史资料;实地探访松江几大河流及周边环境,讨论松江漕运的优势;拜访相关专家,了解松江漕运发展的过程;绘制漕运地图……围绕项目化学习任务单,学生们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运输条件等角度展开探索,试图理解古时松江漕运缘何发达。
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创意无限的师生们提出以情景剧形式呈现松江漕运的盛景。从繁忙的漕运码头,到漕运途中的歌舞展演,再到漕运物资一路北上抵达京城,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角色的设计都由项目化学习小组多番讨论确定。学生还提出,漕运物资抵京后,要使用中英双语推介松江特产及漕运文化。
令学生李致远印象深刻的是,探寻过程中,他不仅通过查阅资料确定了经仓城区域的古浦塘,至斜塘、泖河汇入京杭大运河是当时松江漕运的主要路线,还“穿越”到了明清时期,当起了“仓城小水手”。李致远和同学们“采购”了一批松江大米、松江棉布、松江鲈鱼、松江米糕,并将这些名特产通过漕运“带去”京城。其间,“小水手们”要绘制漕运线路图,运送过程中,如何确保特产新鲜且不被损坏也是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启航北上途中,“小水手”们在船上载歌载舞,并为每一件物品制作了中英文版说明书。参演情景剧表演后,学生金语熙感慨:“充当‘小水手’运送物资到京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有创新思维,还要合乎情理!”
跨学科实践提升高阶能力
“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子项目组负责人、上师大附外小教师许营营介绍,项目化学习任务设置之初,学习小组以“如何呈现松江发达的漕运盛景”为关键问题,整合音乐、语文、数学、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综合设计了包含14课时学习内容的任务清单。每一个子任务都注重培养学生查阅收集资料、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情景剧创编演绎更是集探索学习、吸收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和输出知识为一体。学校音乐教师刘欣喆介绍,情景剧中特别加入了创编漕运船歌的子任务。其中,填充歌词的任务由学生开动脑筋完成,歌谣中还加入了节拍和号子。为了逼真还原漕运盛景,他带领学生搜集、聆听了不同地区和场合的劳动号子,并逐一分析体验,最终总结出船歌号子简短有力、振奋人心的特点。“边唱边演,参与感特别强,和松江漕运有关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知识也得到了加深和巩固。”学生李蓉蓉说。
值得一提的是,松江漕运项目化学习只是上师大附外小“探秘松江优秀传统文化”的众多项目之一。校长申伟英介绍,自2021年起,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立足松江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课程资源,以“探秘松江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为依托,在各个年级开设了涵盖“衣”“食”“住”“行”“玩”“寻”等不同主题的跨学科学习子项目。例如“住”项目聚焦绿色宜居松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发展学生高阶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了解松江、热爱松江的情感认同。
附件:
下一篇:金山体育健儿喜创历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