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事件改编,还原波士顿连环凶杀案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深夜,男子在灯下伏案写作,忽然听到隔壁传来女人挣扎呼救的声音。
男子小心翼翼走过去敲门,无人应声,便立即报警。
等警察赶到,踢开房门,却发现一名女子半裸着躺在床上,已经被勒死。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凶手竟用丝袜在死者的脖子上打了个蝴蝶结。
这令人不安的一幕出自最近上线的一部新片——
《波士顿绞杀手》
影片由著名影星凯拉·奈特莉主演,故事聚焦的是波士顿一桩至今未有定论的陈年旧案。
1962年到1964年期间,在波士顿相继有13名女性在公寓内被袭击身亡。正在警方一筹莫展之时,一位名叫艾尔伯特的工人向警方供认,自己就是传说中的波士顿绞杀案的真凶。
由于缺乏关键性的证据,艾尔伯特无法被以杀人罪审判,而是被警方以一系列先前发生的其他罪行定罪,判处了终身监禁。
*右为艾尔伯特
然而,就在入狱八年后的一个夜里,艾尔伯特竟狱中离奇身亡,此前他正准备与一个名记者和医生会面。
随着艾尔伯特的死亡,波士顿绞杀案的真相也随之湮没。艾尔伯特到底是不是这一系列案件的真凶?他被杀的背后又有什么阴谋?一系列疑问使得这桩案件变得诡异十足。
这一臭名昭著的案件其实早在1968年就被改编为电影《勾魂手》。影片导演理查德·弗莱舍以半纪录片方式拍出了波士顿杀人狂魔的罪恶行径和他带给整座城市的噩梦。影片中有些片段以分割银幕画面来同时交代凶手行凶时室内与室外的情况,在技巧的尝试上颇为大胆。
同时,亨利·方达、托尼·柯蒂斯的出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表现出了犯罪惊悚片的暗黑和冷峻气质。
此次重启拍摄,导演马特·罗斯金另起炉灶,采用了全新的角度和拍摄手法。
电影以女性视角展开叙述,以一名女记者对案件的发掘和对真凶的追查为主线,以女性职场困境和个人成长为辅线,试图对波士顿绞杀案背后的种种时代肌理进行还原。
在这样的处理下,影片和古早的犯罪惊悚片其实已关系不大,更像是《聚焦》《真相》之类的新闻片,主打纪实风格。
片中的女主饰演者凯拉·奈特莉,长相优雅复古,曾在一些小清新爱情片和唯美文艺片中大放异彩,《赎罪》中一袭绿裙的富家少女塞西莉亚,《傲慢与偏见》中善良又聪明的伊丽莎白,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出演知性的职业女性对于奈特莉来说是对固有角色形象的一个小小突破。而她也以自己的精湛演技还原出了那个年代女性记者的坚定和魄力。
在影片中,她饰演的女主格蕾塔是《美国人记录报》一名时装编辑。在那个年代,报社的重大社会时政新闻大多由男性记者主导,女性则聚集在时尚编辑部这样的边缘部门。
然而,格蕾塔的兴趣却不在时装领域,她一直在默默收集报纸上重大新闻的剪报。一起独居女子被勒死的新闻让她想起之前剪报里的类似案件。随后在探望母亲时,她又发现了一起女性被勒死的案件。
出于职业敏感,格蕾塔认为这三起案件之间有着隐秘的联系,于是向领导提议将其做成系列报道,并承诺不利用上班时间做调查,这才获得报道权。
自此,影片从格蕾塔的视角,讲述了她追查真凶,用一篇篇报道叩问真相的艰难历程。
新闻片的处理方式,首先体现在格蕾塔作为记者对真相的执念上。影片在呈现案情上其实采取了删繁就简的方式,并没有像男性视角的《勾魂手》一样,将犯罪者的凶恶和犯罪现场的残酷场景作为重头戏呈现,而是融入进了格蕾塔的追查过程中。
比如开头提到的丝袜打结,格蕾塔最先便是通过各处走访,证实了这一细节,发现了三起案件的关联,发出了第一篇爆炸性新闻。
还有凶手的身份,在最开始,凶手挑选的都是独居的上了年纪的女性,等格蕾塔的新闻让其曝光,凶手便开始转为侵害年轻女性,并且转到其他城市作案。
凶手的狠毒和狡猾,刺激着格蕾塔对真相的迫切追逐。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同为女性的格蕾塔对其他受害女性的切身关注。
在影片中,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男性主导的新闻行业,这样的女性被害案件和其他新闻相比并不会显得有多特殊,当编辑部上层部门受到来自警方的压力,要求停止对此类新闻的报道时,只有格蕾塔据理力争,告诉对方这个新闻的重要性。
她大声质问道:“到底要死多少女性才算新闻?”
这种女性切身感知到的深层恐惧不仅来自不断攀升的受害者数字,也来自格蕾塔身边人(她的妈妈及其他女性)的遭遇,那一封封寄到编辑部的来信,以及自己接到的匿名骚扰电话和信件。
正是这种深切的同感让格蕾塔不顾一切也要追查真相。
然而,格蕾塔这种近乎偏执的使命感并没有引发社会的广泛支持,反而加快暴露司法体系和官僚体系腐败黑暗的一面。
首先是警察系统,格蕾塔寻求警方合作,但警方对负面新闻的敏感和私心致使他们间接压制着新闻报道,进而与格蕾塔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最无奈的是,就算其他城市的警方抓捕到嫌疑人,他们也会拒绝合作,各自为政,导致抓到的嫌疑人无法定罪,只能释放。
其次,是当时整个社会对女性的绞杀。影片中案件之所以扑朔迷离,正是这个杀害众多女性的凶手行事谨慎,多起案件迟迟无法对证。许多嫌疑人被查,但最后只能证明他是混蛋,不是绞杀案的凶手。
格蕾塔一直在梳理案件的几个嫌疑人,比如和凶手作案模式高度匹配的艾尔伯特,格蕾塔好不容易查到其犯罪行为,却发现前六起案件发生时,他还在坐牢。
还有那个被杀的年轻女秘书,格蕾塔调查到她的婚外情老板,一些间接证据暗示着老板可能杀害了这个怀孕的女秘书,但司法机关就是不为其定罪。
其实看到这里,很多人已经察觉到,这个系列案件会不会并不是一人所为,之所以抓到的人总是和其他案件不匹配,会不会是因为类似的模仿犯趁机作案?
之前提到的凶手杀人模式从最初的年长女性到年轻女性的转变,以及假扮身份的转变,都暗示了这种可能。
而这一残酷猜想和格蕾塔发现的种种犯罪行为无疑折射出当时社会氛围对整个女性群体的态度。这些男性顺着凶手的足迹,释放着自己的邪恶,对女性的戕害,让恐惧弥漫到了整座城市,甚至让绞杀手获得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名字——幽灵。而这个称号显然已经成为他们对女性实施各种侵害的保护伞。
格蕾塔在调查中不断碰壁的无力感,无疑正是整个社会对真相漠视、纵容罪恶泛滥的直接体现。
到最后,真凶已经不再重要,受害者的逝去也无人关心,所有人都希望这场风波早点过去。
而影片最成功的的一点便是对格蕾塔的这种正义感的呈现,对真相的执着并没有无脑肯定,而是通过其他角色引出一些关于新闻真相和正义的深层思考。
与格蕾塔合作的另一个女记者珍退出报道前也曾对格蕾塔说过,我们要报道新闻,而不是制造新闻。
格蕾塔这一系列报道虽然曝光了凶手的犯罪事实,引发了警方的重视和调查,提高了民众的防范意识,但她后续推出的一系列报道中对凶手的细致描述,赋予其的恐怖形象,是不是也在另一种程度上引发了模仿犯的效仿,造成了更深层的恐慌,值得深思。
除了对新闻业生态的真实呈现,影片也通过格蕾塔的个人家庭线描摹出了那个年代职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
影片中格蕾塔的老公出场次数不多,但每次出场都传递着他对格蕾塔事业的看法。格蕾塔的老公相比同时代的很多男性,已经属于支持妻子事业的好男人。前几次出场,他不是为妻子的文章发表开心祝贺,就是在对方忙于查案时主动承担起家务及送娃重任,但随着格蕾塔调查的深入,格蕾塔与老公的感情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先是家里不断接到骚扰电话,紧接着就是妻子频繁忙于案件调查,在家庭重要场合的缺席。直到他自己也面临升职机会,两人终于第一次发生了冲突。
格蕾塔的丈夫最终还是选择了事业,对妻子的支持也停留在了问候层面。
电影没有将格蕾塔老公描摹成遭人唾弃的渣男,只是真实地呈现这种家庭内部的冲突:当一个男性为工作拼搏,女性在家操持家务被视为理所当然,那当一个女性为真相奔波,为女性疾呼时,又有多少男性能一直支持对方呢?
好在,影片中,格蕾塔也并非孤身作战,编辑部的另一个女记者,以利落干练的形象出现,引导、帮助着格蕾塔坚持调查,尽管自己最终被迫退出调查,但仍然会在私下一直和格蕾塔合作,支持着她追求真相,为受害者发声。
这种女性在职场上联手追凶,并肩作战,互相支持的默契场景,让这部影片闪烁着光辉。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影片对于这一诡谲案件的呈现,对于案件追查本身的细节呈现,又过于简单和粗糙,并没有以影像的手段呈现出女性探案者的智识和谋略,单凭凯拉·奈特莉的个人魅力显然难掩人设上的单薄和刻板。
作为一部打着真实故事改编以及犯罪惊悚标签的电影,只能说可惜了这一好题材。
飞白
上一篇:张颂文败给了新海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