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O1:内娱限定男团“出海”的终极回响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作者|魏妮卡
编辑|李春晖
内娱最后一个限定团INTO1即将毕业。
两年前,4月24日晚的海花岛上,11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少年组成了内娱第一个国际限定团INTO1。当时,内娱限定团已经走到了第四个年头,但因为其成员的多元性与定位的特殊性,INTO1还是带给了内娱很大的新鲜感,也引发了圈内人的众多期待。
其后两年大环境变化,INTO1在种种不确定中摸索发展,带来了一些惊喜,但也无法避免地留下了一些遗憾。
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舞台的缺乏。不过赶在限定期内,他们还是实现了与海外粉丝的约定——办了泰国演唱会、日本见面会。以国际男团的身份实现“出海”,也让INTO1不虚此名地完成了国际男团的使命,给其最后的旅程画上了有所交待的完美句号。
回顾不算漫长却可称绚烂的内娱限定团历史,INTO1绝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仅因为它是最后一个正式成立与解散的限定团,更因为放眼望去,内娱以往的组合团体中,没有一个团能像INTO1一样,尝试并成功打开更大的格局,带着文化使命着眼于世界的舞台与受众。
这是由INTO1成员的独特性决定的。11个人国籍多元且文化差异极大,去运营这样一个团,在内娱也是史无前例,“就像是在做一个大型实验性艺术品。”INTO1的经纪运营负责人龙珑如此形容。
而无论你怎样去给过去两年的INTO1作定论,都不可否认INTO1国际化运营的努力与尝试,为内娱团体组合走向世界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碰撞与融合中的“共创”
“我们一开始对INTO1的定位是立足于本土文化去成长的团体,希望它能够更多地融合中国元素与流行文化。”INTO1的经纪运营负责人龙珑向硬糖君透露。
这样的目标也影响了INTO1的很多成员,初出茅庐的少年看问题的方式逐渐全面。对工作人员来说更是如此,运营INTO1所承载的责任更重,需要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
在泰国、日本的演唱会上,INTO1的11个少年已褪去初相见时的青涩,成长为彼此最亲密的伙伴与兄弟。而最初的他们,面临的困难远比想象中大。外国成员与中国成员、中国工作人员,不仅面临着语言上的障碍,还有很多工作与生活方式、文化差异上所带来的不便。
面对语言的问题,外国成员并非简单地依靠翻译,而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想要快速学会中文并适应中国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能做到在任何环境里,都尽量使用中文。所以,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完成所有活动资料的三国语言翻译,还需要随时随地化身语言老师因材施教。
正因如此,即使一开始有语言障碍,INTO1与工作人员仍然保持了高频次沟通,每一个工作规则的制定都要经过共同讨论。
相较于内娱其他组合团体,少年成长于既定的规则中,很少去质疑什么,而INTO1的规则却都是成员自己和工作人员一起定的。因为他们过去有着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与工作规则,工作人员需要先让他们从“不理解”到“理解”,再一起商讨解决方案。
某种意义上,INTO1就像一个小型文化交流的“外语角”。我们可以从INTO1最新的采访中看到,赞多、力丸、米卡、高卿尘、尹浩宇五位外国成员的中文进步神速,已经可以流畅自如地接受中文采访。
INTO1在沟通上的高强度碰撞与融合更体现在音乐上。他们的作品几乎都是融入11个人的想法,实现了难能可贵的男团“共创生态”:
从小钻研中国舞的刘宇会在中国元素上给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日本舞者出身的赞多、力丸会在团体的编舞上出谋划策;在音乐领域有优势的米卡、伯远、张嘉元、AK刘彰分别会在低音、高音、吉他、RAP等不同领域提出见解;有过表演经验的高卿尘、尹浩宇、周柯宇则会在镜头视觉呈现上提供经验建议。而综艺感比较强的高卿尘、林墨、张嘉元还会时常负责调节氛围,激发害羞的队友创作和表现。
“最初我们在音乐上企划出“INTO1’S WONDERLAND”,就是希望所有喜欢INTO1的人与我们的音乐一起,共同构建一个独特的属于INTO1的世界。”
龙珑透露,INTO1的所有音乐一直延续着这样的概念打造。《风暴眼》所代表的“海”、《万里》所以代表的“陆”、《冲天志》所代表的“空”,象征着INTO1就像是大自然的水滴,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汇入大海、落入大地、升入天空,完成了自我循环、实现了自我价值。
而最后的最后,《就这样长大》为INTO1的音乐旅程画上了句号。
“出海”的先行实验
运营“出海”,当然不是简单地开通海外社交账号就好。“我们是想让海外粉丝能感受到,即使暂时无法见面,但是从来没有忘记过大家。”龙珑告诉硬糖君,INTO1的粉丝官方FUNCLUB应用weecho,在开发之初,经纪团队就与其内容部共同制定了海外计划,并一直在根据形势调整计划。
INTO1成员也一直在积极出谋划策。外籍成员热情分享自己的海外社交媒体经验,不断让社交账号变得更local。中国成员则会在发布自己物料时,充分考虑到各地文化差异,思考问题更全面、视野也更加开阔。
“11个人慢慢地变成熟了,会不自觉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思考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要承担一个文化输出的责任。”龙珑欣慰地告诉硬糖君,这可能就是只有做国际团才会带来的成长。
这两年间,因为大环境的原因,一些海外的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但为了弥补海外粉丝的“相思之苦”,团队策划了面向海外的线上视频签售会与海外展览,将INTO1国内最新的舞台服装、道具等物料呈现到海外粉丝眼前。
即使因客观环境“出海”受阻,INTO1也一直在尝试输出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粉丝。“我们希望INTO1不只是一个唱跳组合,更是当代年轻人的代表与发声者,它可以承载更多的文化价值。”龙珑反复强调,她与INTO1成员都希望做到:不是以艺人或偶像身份,而是以文艺从业者身份,跟别的工作一样踏实工作、通过劳动创造出真正社会价值。
“联系INTO1的工作很多,但我们选择了为文化公益发声。”龙珑透露,经纪部综合考虑筛选了INTO1的工作。比如,我们看到INTO1外国成员担任了“三星堆文化国际推广体验官”,用歌曲《古蜀回响》讲述了三星堆文物的故事;集体演绎了冬奥会和残奥会歌曲《新时代冬奥运》。
在INTO1的专辑《万里》中,“国风”不是被用作片面的符号,而是融入了每首歌的创作背景与故事里。尤其是,唱响舞狮文化的《点睛》获得了圈内广泛肯定。纪录片《音途万里》则记录了整张专辑在全国各地的采风,以及由此创作出融入丰富中国元素的歌曲全过程。
不仅是音乐,INTO1成员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无缝融入到了他们生活的每个点滴。刘宇会教大家书法、扇子舞、京剧,科普汉服文化,外国成员体验了傣族舞、蒙古舞、飞天舞等各种中国舞蹈。为了缓解大家疲劳,中国成员还时常带着外国成员去采耳、推拿等等,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成员在舞台之外的日常角落里,拥有了更多的同频共处时光。
飞速成长的惊喜与遗憾
“这两年相处下来,他们11个人最大的共同感触是,在整个世界都拥有了家人。”龙珑透露,这次INTO1去泰国、日本开巡演,中国成员来到了陌生的国度,但因为有熟悉的兄弟带着吃喝玩乐,完全没有异地感。
而这两年里,外国成员在中国也一直感受着“家人”陪伴的温暖。过春节的时候,刘宇妈妈专程从安徽飞到北京,张罗了一大桌年夜饭,让INTO1的外国成员们体验包饺子、看春晚,过了一个年味十足的中国年。
而且,有时团内的“中国元素”也会触发各种有趣的延伸。比如,外国成员不仅学会了中文,还学会了张嘉元的东北话、刘宇的安徽话、林墨的重庆话、伯远的贵州话。
“有很多事,他们是没办法一个人去实现的,比如万人演唱会。但因为INTO1,他们实现了共同的愿望。”在龙珑看来,INTO1这种如家人般团结的氛围,也是所有“创系”限定团的共同传承。
从火箭少女101、R1SE、硬糖少女303到INTO1,他们都是在两年间,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最后成长为一个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的团体。
我们时常讨论限定团飞速成长带来的“赶工”问题,但必须承认少年人之间的情感并非速食。有过海外团体运营经验的龙珑告诉硬糖君,通常来说,一个普通团体组合需要5-7年的时间成长,然后才会收获成果。而一个限定团,需要把一切压缩在2年内,完成飞速成长。
“工作人员与INTO1的成员一样,每天都在被时间追着走。”龙珑感慨道。遗憾是不可避免,但他们做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拼尽所能、珍惜彼此。
创系家族的团体,就是在时间的压力中成长,以最快的速度练齐舞步,又以其乐融融的“团魂”给内娱带来一抹色彩。最重要的是,即使受环境影响,“创系”团体始终保持着“永不放弃”的精神。
四年期间,和腾讯视频一同推动着“创”系前进的哇唧唧哇,始终坚持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对限定团的定位与精神内核进行新的探索,逐步让限定团跳出了最初的粉丝文化圈层,进阶为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中国文化输出代表。
必须承认,在和腾讯视频四年共同缔造的“创”系历史里,哇唧唧哇对INTO1的运营是极具实验性的。虽然它是内娱的最后一个限定团,但其首创“出海”精神绝对值得浓墨重彩记上一笔,也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国际化运营经验。
尽管过程没有完全顺遂,幸而所有人都从未放弃,INTO1最终以泰国演唱会、日本见面会不负国际男团之名。而它所留给内娱的,关于“文化融合、内容出海、热血拼搏”等词汇的注解,也终将会被时代铭刻下一个完美的答案。